分卷阅读589
之地。
就在消息被刻意泄露后不到两日,四面八方的土族、富户等全都涌入了成都,甚至有披星戴月赶来自荐的。
他们刚到郡守府便见府门大开,还没等进去就被竖在郡守府门口的一块木牌吸引了注意力。
上头用秦篆书写——会说秦话者自右门入,懂秦法者自左门入,二者皆会者自中门入。
写得很简单易懂,然而这些蜀人在门口皆都沉默了。首先第一关他们就通不过——这写的是个爪子哦?看不懂咋办?有没有人来翻译一下咧?
小郡丞就在门口静静看着他们,大家都不好互相交流。
吕安露出了和善的笑容。要当秦国官,你起码得看得懂秦国字吧?如果连字都看不懂要怎么办?秦国已经实现了文书治国,和别的国家传令靠口耳相传完全不同,识字会写是最低等要求。
连字都不认识你还好意思去求职?
笑得温柔和煦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的蜀郡小郡丞举起竹条制成的小教鞭,冲着他们指了指郡守府特地开辟出来的一处空房——扫盲补习班了解一下?
秦王异人六年春,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在蜀郡开设,而这所在脱胎于教人识字辨音的校舍在后世走出了无数举国闻名校友,千年流传间为帝国输送了无数才子,亦是成为了巴蜀人文荟萃的起源地之一。
秦王异人六年秋,第一批被秦国蜀郡郡守李冰所举荐的三位蜀郡学子背负全郡希望来到咸阳,开启了他们走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步。
不过在这之前,蜀郡还要先迎来一波秦国别的郡县的锋利眼刀,各地郡太守纷纷上书请求秦王给予公平待遇,各地奏书有如雨点般向着咸阳宫袭来。
异人看了两册后默默将太子提溜过来,他指了指堆满一个桌子的简牍,表示「为父年纪大了,有事儿子服其劳」。
赵政,赵政还能说什么呢?
已经长成青葱少年的秦国太子只能乖乖坐在桌案面前,看着小山一样的简牍吸了口气。
他随手拿下了一份自布袋中抽出,打开一看就被恶心得够呛。
——圣明智慧无疑伦比的大王容禀!!请给臣属下的郡县人才们一个为大秦国建设添砖加瓦的机会吧!我等必将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绝无二话,臣……
写的什么鬼东西!赵政没有继续看下去,他将竹简快速阖上,仿佛要封印住里头的妖怪一般赶紧插回布袋内。
然后在看着小山一样简牍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的赵小政难得生出了一点恐惧来,这,这里头不会都是类似的发言吧!
作者有话要说:
夏喵:ヾ(≧∪≦*)ノ〃弟弟我什么都不知道哦,和我没有关系哒!
赵太子政:哥哥一定是无辜哒。
赵秦王政:阿兄我以后再也不相信你了!!!!
秦国入蜀开始基建,但是思想传入是在西汉滴。
第213章战国风云(65)
秦王八年,盛夏时节,正是各国贸易高峰,而今年的咸阳城贸易往来比之往年要更加繁忙,出入城的商户牵着的马匹上均都挂着大包小包,面上的笑容极其灿烂。
盖因今年夏季气候干燥,降雨少,秦国地处内陆,受到的影响比东五国要更大,灌浆期缺水以至于秦国今年的夏粮几乎绝产。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秦国来卖粮食自然就成了卖方市场,价格好谈。而等他们将粮食运到,回去时候再买上秦布,一来一回间自然能赚回一个极大的差价。
但凡有些商业头脑的人都知道秦国如今此时遍地是商机。有些人则不走寻常路,别人带粮入咸阳,他们带的是蓝靛。
这些商人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此前为了购买足够的粮食,秦国商人自然放开秦布的输出,既然要输出秦布,自然也增加了秦国对于蓼蓝的需求量。
虽然比不上谷物的收益,但蓝靛的制造成本低,风险小,对于中小型商人来说比起走私谷物要合算得多。
没错,这些进入秦国的谷物都是走私货。
在得知秦国的粮食出现短缺的时候,六国国王直接就仰头大笑了,他们一面抹着眼泪对着来采买粮食的秦国使者哭穷,表示兄弟家里头也没有余粮啊,一面在背后悄咪咪地为秦国闹灾干杯。
粮食?粮食是不卖的,哪怕丢河里也不可能卖给你们!他们巴不得秦国饿殍遍野,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卖粮草给秦国?
这些国王们非但有志一同地切断了秦国官方采买渠道,他们还禁止国内的商人和秦国商人接触,违者重罚。当然他们也知道完全封锁是不可能,但商人越难出口,秦国买到这些粮食的价格就越昂贵。
哪怕秦国不能因此国力衰减,但能让秦国多掉几块rou他们也很开心。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多心,他们总觉得秦国的粮食应该不至于因为一场灾就吃完——对此,秦国表示他们是因为大巫算出来明年可能也有灾所以提前存粮。
哦豁,那就更不能给啦!五国国王齐齐摆手表示自己无能为力,反倒是之前作为死敌的赵国出人意料地卖了些粮食给秦国,迎来了其余五国的侧目。
赵国对此一摊手,自家老表,能帮总得帮上一些的,再说他们背靠产粮大户齐国,从秦国赚一笔再去齐国买回来,一来一回转了一个差价,其实特别合算呢。
没办法,赵国最近经济条件不太好,兄弟们见谅,见谅。
见谅个鬼啊!
五国纷纷表示看不明白你们这种好的时候互相补贴,感情糟糕时候打飞彼此狗脑子的老表。
既然各国均都封锁,咸阳城连绵不绝的商队又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是秦王打破牙齿和血吞花费大价钱买来的?
当然不是。
秦国此前耗费十余年时间大修水利,如果连一场旱灾都扛不过去,昭襄王恐怕要气得从坟墓里跳出来暴打他孙子。
秦国不缺粮,但异人还是采纳了吕不韦的建议,开放了运粮换爵的特例。
换爵规则很简单,只要将粮食运到边关,根据运到粮草官手上的粮草数目,就能兑换成民爵爵位,而且这种民爵还可以转让,和因军功受爵的待遇一致。
几乎就在这一消息得到落实的那一日起,整个秦国边关的粮仓大门几乎就没有再关上过,甚至于到了最后,秦国的粮食从一开始的各地支援边关演变成了边关支援各地。
前脚粮食送到了边关,后脚粮食就搭车从边关出发运送去了各地。
民众们反响如此热烈的原因主要还是这几年秦国没有发生过大型战事,老百姓想要军功却没地方捞,而偏偏秦国这段时间内因为国内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同行衬托之下,吸纳了不少各国来投奔的人才
就在消息被刻意泄露后不到两日,四面八方的土族、富户等全都涌入了成都,甚至有披星戴月赶来自荐的。
他们刚到郡守府便见府门大开,还没等进去就被竖在郡守府门口的一块木牌吸引了注意力。
上头用秦篆书写——会说秦话者自右门入,懂秦法者自左门入,二者皆会者自中门入。
写得很简单易懂,然而这些蜀人在门口皆都沉默了。首先第一关他们就通不过——这写的是个爪子哦?看不懂咋办?有没有人来翻译一下咧?
小郡丞就在门口静静看着他们,大家都不好互相交流。
吕安露出了和善的笑容。要当秦国官,你起码得看得懂秦国字吧?如果连字都看不懂要怎么办?秦国已经实现了文书治国,和别的国家传令靠口耳相传完全不同,识字会写是最低等要求。
连字都不认识你还好意思去求职?
笑得温柔和煦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的蜀郡小郡丞举起竹条制成的小教鞭,冲着他们指了指郡守府特地开辟出来的一处空房——扫盲补习班了解一下?
秦王异人六年春,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在蜀郡开设,而这所在脱胎于教人识字辨音的校舍在后世走出了无数举国闻名校友,千年流传间为帝国输送了无数才子,亦是成为了巴蜀人文荟萃的起源地之一。
秦王异人六年秋,第一批被秦国蜀郡郡守李冰所举荐的三位蜀郡学子背负全郡希望来到咸阳,开启了他们走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步。
不过在这之前,蜀郡还要先迎来一波秦国别的郡县的锋利眼刀,各地郡太守纷纷上书请求秦王给予公平待遇,各地奏书有如雨点般向着咸阳宫袭来。
异人看了两册后默默将太子提溜过来,他指了指堆满一个桌子的简牍,表示「为父年纪大了,有事儿子服其劳」。
赵政,赵政还能说什么呢?
已经长成青葱少年的秦国太子只能乖乖坐在桌案面前,看着小山一样的简牍吸了口气。
他随手拿下了一份自布袋中抽出,打开一看就被恶心得够呛。
——圣明智慧无疑伦比的大王容禀!!请给臣属下的郡县人才们一个为大秦国建设添砖加瓦的机会吧!我等必将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绝无二话,臣……
写的什么鬼东西!赵政没有继续看下去,他将竹简快速阖上,仿佛要封印住里头的妖怪一般赶紧插回布袋内。
然后在看着小山一样简牍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的赵小政难得生出了一点恐惧来,这,这里头不会都是类似的发言吧!
作者有话要说:
夏喵:ヾ(≧∪≦*)ノ〃弟弟我什么都不知道哦,和我没有关系哒!
赵太子政:哥哥一定是无辜哒。
赵秦王政:阿兄我以后再也不相信你了!!!!
秦国入蜀开始基建,但是思想传入是在西汉滴。
第213章战国风云(65)
秦王八年,盛夏时节,正是各国贸易高峰,而今年的咸阳城贸易往来比之往年要更加繁忙,出入城的商户牵着的马匹上均都挂着大包小包,面上的笑容极其灿烂。
盖因今年夏季气候干燥,降雨少,秦国地处内陆,受到的影响比东五国要更大,灌浆期缺水以至于秦国今年的夏粮几乎绝产。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秦国来卖粮食自然就成了卖方市场,价格好谈。而等他们将粮食运到,回去时候再买上秦布,一来一回间自然能赚回一个极大的差价。
但凡有些商业头脑的人都知道秦国如今此时遍地是商机。有些人则不走寻常路,别人带粮入咸阳,他们带的是蓝靛。
这些商人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此前为了购买足够的粮食,秦国商人自然放开秦布的输出,既然要输出秦布,自然也增加了秦国对于蓼蓝的需求量。
虽然比不上谷物的收益,但蓝靛的制造成本低,风险小,对于中小型商人来说比起走私谷物要合算得多。
没错,这些进入秦国的谷物都是走私货。
在得知秦国的粮食出现短缺的时候,六国国王直接就仰头大笑了,他们一面抹着眼泪对着来采买粮食的秦国使者哭穷,表示兄弟家里头也没有余粮啊,一面在背后悄咪咪地为秦国闹灾干杯。
粮食?粮食是不卖的,哪怕丢河里也不可能卖给你们!他们巴不得秦国饿殍遍野,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卖粮草给秦国?
这些国王们非但有志一同地切断了秦国官方采买渠道,他们还禁止国内的商人和秦国商人接触,违者重罚。当然他们也知道完全封锁是不可能,但商人越难出口,秦国买到这些粮食的价格就越昂贵。
哪怕秦国不能因此国力衰减,但能让秦国多掉几块rou他们也很开心。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多心,他们总觉得秦国的粮食应该不至于因为一场灾就吃完——对此,秦国表示他们是因为大巫算出来明年可能也有灾所以提前存粮。
哦豁,那就更不能给啦!五国国王齐齐摆手表示自己无能为力,反倒是之前作为死敌的赵国出人意料地卖了些粮食给秦国,迎来了其余五国的侧目。
赵国对此一摊手,自家老表,能帮总得帮上一些的,再说他们背靠产粮大户齐国,从秦国赚一笔再去齐国买回来,一来一回转了一个差价,其实特别合算呢。
没办法,赵国最近经济条件不太好,兄弟们见谅,见谅。
见谅个鬼啊!
五国纷纷表示看不明白你们这种好的时候互相补贴,感情糟糕时候打飞彼此狗脑子的老表。
既然各国均都封锁,咸阳城连绵不绝的商队又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是秦王打破牙齿和血吞花费大价钱买来的?
当然不是。
秦国此前耗费十余年时间大修水利,如果连一场旱灾都扛不过去,昭襄王恐怕要气得从坟墓里跳出来暴打他孙子。
秦国不缺粮,但异人还是采纳了吕不韦的建议,开放了运粮换爵的特例。
换爵规则很简单,只要将粮食运到边关,根据运到粮草官手上的粮草数目,就能兑换成民爵爵位,而且这种民爵还可以转让,和因军功受爵的待遇一致。
几乎就在这一消息得到落实的那一日起,整个秦国边关的粮仓大门几乎就没有再关上过,甚至于到了最后,秦国的粮食从一开始的各地支援边关演变成了边关支援各地。
前脚粮食送到了边关,后脚粮食就搭车从边关出发运送去了各地。
民众们反响如此热烈的原因主要还是这几年秦国没有发生过大型战事,老百姓想要军功却没地方捞,而偏偏秦国这段时间内因为国内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同行衬托之下,吸纳了不少各国来投奔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