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一品 - 言情小说 - 七零妇产圣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52

分卷阅读652

    那耍猴人也是笑,直接让猴子立在自己的肩膀上,然后抓着草帽开始绕场一圈。

这是老规矩,该给赏钱了。

小猴子立在主人的肩膀上,还直起上肢,朝人们作揖。

然而农民愿意看猴把戏的多,要真为这个掏钱的却少。尽管小猴子活泼可爱,甚是得众人的欢心,但大家也只是往后避让,并不掏口袋。

耍猴戏不同于乞讨,帽子送过去,要是人不给赏钱,耍猴人是决计不会说什么求求你行行好之类的话,只会笑着抓着帽子再往下一个人去。

绕了大半圈,草帽里头的钱钞少的可怜,只有零星的几分钱。

草帽走到小孩子这边时,陈超娣掏了腰包,给了大丫二丫各5分钱。

两个丫头都把钱币投进了草帽里头。

二丫还认真地跟耍猴人强调:“买糖吃,给猴子吃糖。

今天的大宝手里头也抓着硬币,那是父母给这两个辛苦了一天的小子的零花钱,叫他们自个儿买零嘴。

这回兄弟俩也大方的很,直接给了小猴儿。

大宝认真地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吃花生,猴子喜欢吃花生。”

耍猴人笑眯眯的,连连点头。

余秋身上没有钞票,只能尴尬地笑。

好在何东胜刚巧过来。

他一手端着搪瓷缸子,上头的盖子上摆着两个油纸包,他拿空着的另一只手掏了腰包,从里面摸出两角钱,放进了帽子里。

那耍猴人赶紧开口说谢谢,角币对于他来说已经是比较大的打赏了。两角钱都能买5个鸡蛋了。

何东胜将搪瓷缸子递给余秋,示意她道:“你吃点儿东西吧。”

今天卫生院的食堂也对外开放。大师傅一个劲儿忙着做打卤面。

面条出了锅直接浇上卤汁,又有菜又有面,呼呼啦啦的一大碗,吃的可带劲儿。

生意尤其的好。

大师傅忙着对外做生意,自然就管不了这些职工。于是中午跟晚上,余秋连着吃了两顿面条,以至于晚饭下了手术后,尽管食堂还灯火通明,她都没有想去再要碗面条做夜宵。

她暂时还不想吃腻了打卤面。

余秋打开搪瓷缸盖子,瞧见里头是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闻着味儿就晓得是甜口的。

盖子上头摆着的油纸包着的是一块烧饼跟一个茶叶蛋。

何东胜满脸笑:“你赶紧把蛋吃了吧,胡奶奶特地给你留的。”

那一铝锅的茶叶蛋早就见了底,就这个老太太死活舍不得卖。

余秋剥了茶叶蛋,一口咬下去,果然咸香可口,甚是入味。

她口齿不清,招呼何东胜:“你忙你的去吧,我在这儿看会儿把戏就好。跟他们一起。”

说着伸手指自己的小伙伴们。

王大夫下意识地往后退一步,感觉自己离的比较远会更有安全感。

何东胜脸上笑容不减:“我正巡街呢,看不了摊子。”

原来廖主任对这次农交会分外重视,很是想了些主意。

太阳刚往西边跑,他就担心天黑了会有人趁机使坏,对落单的小孩、妇女以及人们的钱包下手。

领导这么一想,就感觉四面八方都是破坏分子,他总觉得公社民兵队人太少了不够用,又招呼各个大队的民兵队上场,加强巡逻,绝对不给破坏革命的坏分子有可乘之机。

各个大队也积极响应,立刻将青壮年民兵派出去,在街区各个角落里头巡逻。

如此一来,晚上的治安真是顶顶好,就算有人起了贼心死也不敢下手,生怕叫逮个正着。

除此以外,民兵队还承担了个任务,农交会结束后,各个大队的民兵还要护送自己没有提前离开的社员们回本大队,省得有人落单。

余秋真是大写的佩服,感觉廖主任要是想做什么事啊,偶尔还是能够靠谱的。

陈招娣在旁边强调:“我家老廖对这件事情可上心了,反复琢磨了好久。”

余秋赶紧陪笑:“可不是,我一直都觉得廖主任是大人物有大能耐。”

虽然她严重怀疑廖主任是故意做给那位楚科长看的,好显示红星公社是多么的蒸蒸日上。

跟红星公社合作做买卖,绝对亏不了锻钢厂。

她拍了通马屁之后,跟着何东胜一块儿巡街。所谓巡街就是来来回回地走。别小看这一招,瞧着好像没有任何技术含量。起码90%的犯罪萌芽就在巡街中被扼杀了。想动手的人害怕被抓到,就会暂时歇手,反正不会往枪口上撞。

正好,余秋也想趁着巡街的机会在摊子间逛一逛。

陈敏不明所以,见余秋动身,便也要跟上去:“我跟你一起吧,听说街上挺热闹。”

王大夫赶紧伸手拦住这姑娘,煞有介事地问:“我正想跟你讨论一下呢,这个手术横切口要怎么开?”

他偷偷跟余秋使眼色的,示意人赶紧走。反正他会坚决拦住这两个人的,绝对不会让他俩上前凑热闹。

李伟民倒是不想跟余秋待在一块儿,生怕没走两步路,他就会被提问。

他只觉得王大夫这家伙实在太煞风景了。难得跟女同志出来逛街,居然讨论什么手术切口!最可怕的是,女同志还一本正经的回答他,实在是不可思议。

余秋朝王大夫做了个手势,表示自己对他的反应非常满意。

很不错,当大夫的人就得有眼力劲啊,不然被人揍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跟着何东胜行走在街面上。

现在有些摊子已经收掉了,不是摊主嫌弃时间晚,而是他们的东西早已经顺利销售完毕,留下来也只能变成主顾,从兜里头往外掏钱。

不少人懊恼自己准备不充分,白白错失了赚钱良机。

也有人在安慰他们,难得赶一回庙会,怎么着也得自己好好松快松快。

余秋感慨不已,我没想到大家购买的热情这么高。

看看,前头卖小牛犊子的这个点儿还成交了笔生意。

余秋只觉得奇怪:“他怎么有这么多小牛啊?我记得牛一年只能生一头来着。”

就是一般的生产队,集体养的牛数目也是有限的。难不成母牛都同时怀孕,然后下了崽儿?

私人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家家户户养猪不稀罕,能有头牛,那绝对是殷实人家。

何东胜笑着摇头:“哪里是他自己养的牛,他从山里头收回来的。”

世人总觉得农民蠢笨,缺乏变通精神,也没有赚钱的意识。

事实上,只要给他们条件发挥,没有铁饭碗做保证的他们还是很会做买卖的。因为穷则思变,因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们什么都没有,所以心理压力更小。

就比方说前头这个卖牛的农民。他自家没什么东西可以拿出来销售,于是提前好几天他就进山收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