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一品 - 言情小说 - 技术宅在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2

分卷阅读272

    们一看县老爷来了,一下子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就要参拜。

李文柏连忙扶起,示意众人不必多礼,然后将图纸交给了老铁匠。老铁匠看了好半天,愣是没搞懂。

最后李文柏指着图纸上面的图案,给他解释了好半天,这是铁板底托,这是格栅,这是固定支架。

说起来挺复杂的样子,其实整体来说并不麻烦,经过李文柏的详细解释,老铁匠终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表示没问题。

“只是可能需要点时间,大人……”

“没事,你尽管做,本官晚些再来取。”

说完,李文柏便没多久留,带着李二等人,去了木雕店。

这次李文柏只是将图纸给老师傅看了两眼,对方就明白了。木活字的制作,比起金属模板,要简单许多。说白了,就是先锯下相应尺寸的小木块,然后在木块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便可。

制作虽然简单,但毕竟要雕刻三千多个文字,需要一定的时间。

“记住,像‘之’‘乎’‘者’‘也’这些常用字,一定要多刻几个。”

李文柏叮嘱道。毕竟要印刷的书籍大多是古文典籍,都是文言文的格式,其中像之乎者也这样的常用字必然不少,而且大多出现在同一页,要是这些常用字少了,便会不够用。

又交到了一些细节后,老师傅表示可以接手。虽然他很好奇县尊大人这是要做什么,但碍于尊卑有别,也不敢随便询问。

“不知大人是否急着用?若是急着用,老朽可以……”雕工老师傅见李文柏语气急切,还以为他很着急,想了想,便问道。看他这样子,好像还准备连夜加班替李文柏赶制。

李文柏哪里看不出老师傅的意思,连忙打断道:“不着急,老翁慢慢来,本官有的是时间,只求质量,慢些天不打紧。”

尽管如此说,雕工老师傅还是把期限定在了五天。看样子,是打算和几个徒弟们一起赶制了。

对此,李文柏也没有强求什么。

在收到木活字之前,李文柏先见到了金属模板。

他本以为老铁匠只是听懂了个大概,就算做出来了,肯定还要修改修改,没想到竟是如此完美。无论是尺寸还是手感,都出乎他的意料,甚至是内部格栅和底托的衔接处,都处理得很好。

金属模板有了,现在,就只缺木活字了。等到五天后木活字全部雕刻完毕,那么大齐第一个木活字印刷,就要诞生了。

古语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

李文柏没有做过君王或者宰相,没有治理大国的经验。但他是李家的家主,是个商人。

在他看来,治理一个交合县,和做生意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是把几十口的家族,换成了几万人口的县城和各乡村罢了。

一个县里有了蛀虫,就要除去这些蛀虫,比如施五等人。等到没有了蛀虫,剩下的就要收拾眼前的这个烂摊子。

如果交合县的百姓能像中原或者江南地区百姓一样,通过种地自给自足,那么也不至于穷苦落败至此。交合县地处陇右,土地贫瘠,种地喂不饱那么多张嘴,这点李文柏很清楚。

只有发展商业,发展经济,才能真正让这座县城重获焕发生机。

于是才有了李文柏承包草场、雇佣百姓种植芦苇、龙须草、研究改良宣纸的工艺、联合五个砚台商人开发端山制造端砚。

于是才有了现在。

很多商人们表面上和李文柏合作,实际上心里却对他颇有看法,认为他做了官也难改商人的本性。商人图利,李文柏在交合县做这些,就是为了挣钱。

宣纸和砚台都是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确实挣钱,但并不是目的。李文柏真正的目的是,在交合县整个地区,建立起能够延续好几代,成为交合县标志性的产业结构。

只要这几样文化产业不倒,那么交合的百姓,就永远有活儿干,永远饿不死。甚至,他们要是生活富足了,还能承包作坊,自己干。

这是这个时代,唯一能够彻底根治百姓贫穷,且能够造福子孙后代的方法。

李文柏有这个自信。

第146章大发展

取出一张纸,轻轻地覆盖在刷了墨水的模板上,略微按压了一下,待到墨迹渐干,再将纸掀开。

当他看到纸上清晰地浮现出一列列横竖整齐的文字时,李文柏忍不住微微一笑,而旁边的李成的眼珠子几乎要掉落了。

李文柏见着李成的模样,笑了笑。低头看着这页纸和县志上的原文字对照了一番,比起原本县志上手写的文字,这页纸上的文字显得更加工整,排版也更加整齐,令人一目了然。

虽然表面上,从选出一个个木活字,再将这些木活字按照顺序,排列在金属模板上,然后刷墨水,印刷,这一过程相当地费时间。可以说这样一遍下来的时间,都够手写好几页了。但这只是一页的时间,是在印刷一本书的前提下。

如果要印刷的,是十本呢?一百本呢?甚至是成千上万本呢?

手写不知道要写到什么时候,而且还容易出错。但活字印刷,就显得很简便且快速了。如果有几十套甚至是几百套这样的活字印刷模板,就算是数千上万本书,印刷下来,也就几天的功夫。而且极难出现错误。

这样的速度和准确率,放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天方夜谭。

李文柏相信,如果改良宣纸和端砚的现世,会引起文人界的轰动的话,那么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则将会引起整个印刷行业的大变革。这将会直接影响到书籍的传播和保存。书籍传播的快了,那么便将直接影响到无数读书人的学习的质量。

简而言之,这将是一个造福普天学子的万世之功。

眼下既然活字印刷术做出来了,而造纸的工程也在按部就班的准备着,那么下一步,便是寻找足够有实力的商家了,而这一次,李文柏不准备找那群商人,对着李成说道,“陇右最大的书肆东家,带到县衙来,就说本官要和他谈谈生意。”

没错,他选择的合作对象,就是陇右最大的书肆。

既然是印刷行业,没有比书肆更迫切需要活字印刷术的了。当今大齐的所有书肆,印刷书籍都是用的雕版印刷术,不存费时费力,雕版的存储也很是麻烦。李文柏相信,在活字印刷术面前,没有那个书肆能够拒绝与他合作。

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他自己。他现在的身份与以前不同了,以前是商人,可以想方设法挣钱,但是现在他是县令,大齐的官商还是泾渭分明的。别看他现在颇受雍和帝赏识,一旦他敢在任时为自己谋私,哪怕是正经生意,传到京都的某些言官耳朵里,